您當前的位置 -首頁- 行業動態
廈門北站筑三道防線阻擋積水
分類:行業動態 發布日期:2015-04-08 瀏覽次數:1256 [返回]
到北站抓魚、到北站看?!衲甑牡谝粓雠_風“海貝思”走了,卻讓深陷內澇危機的廈門北站備受矚目。
昨日,導報記者從市政部門獲悉,隨著北站積水慢慢退去并漸漸恢復正常,多個部門也同時聯動,共同制定了北站防水“三道防線”計劃,試圖挽救近幾個月以來幾乎逢雨必澇的脆弱車站。
修補管道 大水泵來幫忙
根據集美新城指揮部相關負責人的解釋,北站之所以被淹,一方面因北廣場施工,部分管道、管線系統沒法閉合,有些排水管不能排水所致;另一方面,北站后面巖內村的雨水原本要通過北站廣場下的排水管排出,但因管道被施工挖破,導致村內雨水無法排出,從而全都涌入池塘導致決堤,殃及北站。到昨天為止,北站負一層南出站口已無積水,污垢也被清理,出站口恢復正常使用。針對北站的排水難題,導報記者從市政部門獲悉,集美新城指揮部已協調市規劃、水利、市政等15個部門,召開防澇協調會,并制定了一些應急措施。對于北站地下破損的管道,將采用頂管的方式實施修補,并對地下排水管道進行疏通,目前施工隊已進場,這兩天就將動工,工期預計一個月。在此期間,為應對隨時可能到來的大雨,北站將采用24小時不間斷方式,在管道破損部位安排幾臺大功率的抽水泵進行應急抽排,目前抽水泵已就位。
高筑擋水墻 擋住積水
僅僅是修補管道顯然不夠,15個部門研究決定,北站還將以北廣場東面的臨時排洪渠為第一道防線,對其進行提升加固,在巖順路地下市政管網通暢的情況下,洪水就可以通過排水渠匯入市政管網。同時,為防范巖順路市政管網不通暢,將加固北廣場旁的水坑,以此為第二道防線。此外,相關部門還決定,要在北站加固堤壩,并在北站北廣場外圍增設1.5米高、125米長的擋水墻,以保證第二道防線失守后,還有時間差進行搶險抽水,防止北站內部再次出現險情。
記者手記
應急措施很必要但治標不治本
細心的市民早已發現,幾乎每逢大雨,北站都會發生不同程度積水,僅北站附近的地下通道就不止被淹一次。這次,在相關部門聯動下,雖然制定了應急措施,但從北站多次被淹的慘痛經歷看,仍然有許多教訓值得深思。一方面,北站實施改造前,相關部門早該考慮到工程會破壞原有排水系統。但從幾次被淹經歷來看,這方面仍然欠缺預見性。其二,為何總要到北站被淹多次以后,才引起部門重視?應急措施只能解決一時之痛,如何通過系統的排水改造來一勞永逸,避開積水,才是更為核心的問題,畢竟,應急措施只治標,遠不能根絕后患。
昨日,導報記者從市政部門獲悉,隨著北站積水慢慢退去并漸漸恢復正常,多個部門也同時聯動,共同制定了北站防水“三道防線”計劃,試圖挽救近幾個月以來幾乎逢雨必澇的脆弱車站。
修補管道 大水泵來幫忙
根據集美新城指揮部相關負責人的解釋,北站之所以被淹,一方面因北廣場施工,部分管道、管線系統沒法閉合,有些排水管不能排水所致;另一方面,北站后面巖內村的雨水原本要通過北站廣場下的排水管排出,但因管道被施工挖破,導致村內雨水無法排出,從而全都涌入池塘導致決堤,殃及北站。到昨天為止,北站負一層南出站口已無積水,污垢也被清理,出站口恢復正常使用。針對北站的排水難題,導報記者從市政部門獲悉,集美新城指揮部已協調市規劃、水利、市政等15個部門,召開防澇協調會,并制定了一些應急措施。對于北站地下破損的管道,將采用頂管的方式實施修補,并對地下排水管道進行疏通,目前施工隊已進場,這兩天就將動工,工期預計一個月。在此期間,為應對隨時可能到來的大雨,北站將采用24小時不間斷方式,在管道破損部位安排幾臺大功率的抽水泵進行應急抽排,目前抽水泵已就位。
高筑擋水墻 擋住積水
僅僅是修補管道顯然不夠,15個部門研究決定,北站還將以北廣場東面的臨時排洪渠為第一道防線,對其進行提升加固,在巖順路地下市政管網通暢的情況下,洪水就可以通過排水渠匯入市政管網。同時,為防范巖順路市政管網不通暢,將加固北廣場旁的水坑,以此為第二道防線。此外,相關部門還決定,要在北站加固堤壩,并在北站北廣場外圍增設1.5米高、125米長的擋水墻,以保證第二道防線失守后,還有時間差進行搶險抽水,防止北站內部再次出現險情。
記者手記
應急措施很必要但治標不治本
細心的市民早已發現,幾乎每逢大雨,北站都會發生不同程度積水,僅北站附近的地下通道就不止被淹一次。這次,在相關部門聯動下,雖然制定了應急措施,但從北站多次被淹的慘痛經歷看,仍然有許多教訓值得深思。一方面,北站實施改造前,相關部門早該考慮到工程會破壞原有排水系統。但從幾次被淹經歷來看,這方面仍然欠缺預見性。其二,為何總要到北站被淹多次以后,才引起部門重視?應急措施只能解決一時之痛,如何通過系統的排水改造來一勞永逸,避開積水,才是更為核心的問題,畢竟,應急措施只治標,遠不能根絕后患。